近日,材料与化学化工澳门金沙国际盖立志副教授受邀在化学领域知名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发表题为BODIPY-based probes for hypoxic environments的专题综述文章。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2022影响因子:24.833)创刊于1966年,是Elsevier旗下的国际顶级期刊,聚焦报道配位化学领域的最前沿的研究进展,以综合性、权威性以及可读性强而著称,是目前化学学科最具权威性的综述性国际学术期刊之一。
该综述文章以课题组近年来在氟硼类染料的构建及应用为基础,结合对乏氧环境探针精准构建这一重要着力点,系统论述了肿瘤乏氧环境的产生原因、肿瘤乏氧环境标志物以及氟硼类乏氧探针的设计原理和研究进展。
乏氧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密切相关。它来源于细胞内氧气的供给和消耗的不平衡,往往导致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因此开发检测乏氧环境的染料探针有助于肿瘤的早期检测和后期治疗。氟硼染料(BODIPY)因其结构稳定、性能可调和功能可控,被称为明星分子,它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逐渐成为科学家们持续关注的对象。自2015年起,课题组利用氟硼探针与乏氧环境特定的还原酶反应,激活染料释放荧光,以此达到检测目的,并定向构建了首例基于BODIPY的肿瘤乏氧荧光探针。这种设计理念直接推动了在分子层面构筑氟硼分子类乏氧型荧光探针的探索与研究。综述文章深入阐述了氟硼染料的肿瘤乏氧探针的最新设计思路和研究发展,其中包括对氟硼探针结构修饰、反应机理及识别和成像性能等先容。这为新型氟硼类乏氧探针的设计提供新的视角,促进肿瘤诊断和乏氧型抗癌纳米药物的发展。此外,综述文章还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及面临的困难挑战。
材化澳门金沙国际卢华教授课题组成员盖立志副教授为论文通讯编辑和第一编辑,卢华教授为共同通讯编辑,杭州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研究成果得到了南京大学郭子建院士的悉心引导和帮助,并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71072 和21801057)、浙江省青年英才计划等资金资助。
编辑概况:
盖立志,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功能性氟硼染料的构建与性能调控研究,以第一/通讯编辑在Coord. Chem. Rev.,Chem. Sci.,Chem. Commun.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卢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氟硼、硅/锗杂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光功能调控研究,近5年以通讯/第一在Coord. Chem. Rev.、JACS、Angew、Nat. Commun.、Chem. Sci.、Adv. Funct. Mater.、CCS Chem.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