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国际

【明远讲堂】校友陈越光谈“公益慈善的定义、结构与价值”

来源 :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辑 : (成睿/图:蒋加之)     时间 : 2023-05-14     

5月13日上午,学校办学115周年校友返校日,“明远讲堂”第九期讲座如期开讲。1981届中文专业校友陈越光应邀走进讲堂,与师生畅谈“公益慈善的定义、结构与价值”。校党委书记郭东风在讲座前会见陈越光先生。校党委副书记应飚主持讲座,校党委委员姜建忠参与会见。

校党委书记郭东风在讲座前会见陈越光先生

校党委书记郭东风在讲座前会见陈越光先生


陈越光现任中国学问书院院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西湖大学校董、治理委员会主席,《跨学问对话》副主编等职务。他参与慈善公益事业30余年,被评为《中国慈善家》2022年度人物、“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社会责任先锋”等。

第九期明远讲堂

第九期明远讲堂

校友陈越光谈“公益慈善的定义、结构与价值”

校友陈越光谈“公益慈善的定义、结构与价值”


陈越光以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展开讲座。他认为,公益是个人或机构使用自有资源实现利他愿景的社会化展开,具有民间性、利他性、志愿性的特征。他先容了中外学者对公益慈善的不同看法,如何在思想史的视野中看待公益慈善。他表示,公益源自于慈善,是现代社会的存在,是现代性的产物。现代公益事业不同于传统慈善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前者具有社会性,在利他助人的道德愿景中,指向社会变革的远大目标。陈越光将人生责任分为三个层面,生存的责任、意义的责任和人性的责任。他认为行善最深处的动因就是一种人性的尊严。他建议当下参与公益的年轻人在无法立竿见影地衡量自己的付出是否有用时,可以更在意自己能否始终体验到内心的欢愉,并在这种体验中有所升华。陈越光说:“公益之用不是去即时对价的,公益是这个社会的盐,它要在社会中消融自己,在消融自己中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但有一个东西是可以即刻体验的,那就是做公益时内心的愉悦感——康德所说的人性的尊严。当大家做公益,得到精神的升华、自己的成长,不也是大家社会向美好发展的小小的一步吗?”

现场问答

现场问答


“请问您怎么看大家青年一代如何使用自有资源实现利他愿景?”“我怎样衡量我做的公益服务是有价值的呢?”“您能分享您在从事公益慈善过程中的暖心故事吗?”“能否将公益慈善描述为美呢?”听完讲座后,与会师生就讲座内容与陈越光交流互动,陈越光结合自身的经验一一给予回答。

参与讲座的师生纷纷表示:“陈越光学长多年的公益慈善经历让大家深受感动,尤其是他澳门金沙线上娱乐网站公益慈善的理念更是给了大家很大的启发和引导,也给大家提供了思路。”

人文澳门金沙国际及相关澳门金沙国际青年教师、学生代表,宣传部负责人、人文澳门金沙国际负责人等近200人一同聆听讲座。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012
本科招生热线:0571-28865193
研究生招生热线:0571-28865141
  • 校报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官方APP
  • 官方抖音
版权所有 ? 2019 杭州师范大学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APP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