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青年比较教育学者研讨会在澳门金沙国际举行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与澳门金沙国际经亨颐教育澳门金沙国际、澳门金沙国际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青年比较教育学者研讨会在澳门金沙国际举行。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教育现代化:国际比较与中国路径”。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以及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比较教育学科相关专业期刊主编、全国88所兄弟高校400余位中青年教师、硕博士生等参加了会议。此次研讨会设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12个,分论坛25个以及一个期刊编辑圆桌论坛。
副校长黄兆信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世界教育现代化难题提供了“中国经验”。比较教育学科应当更加有所作为,做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吸取各国教育改革经验,跟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澳门金沙国际愿与学会及各兄弟院校共同致力于中国教育学科发展,澳门金沙线上娱乐网站贡献杭师大力量。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教授在视频致辞中从当今教育面临的挑战、人类可持续发展、民族教育与国际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对比较教育学科转型提出希翼,并强调,比较教育学科大有可为,中青年学者是比较教育的中坚骨干,是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未来依傍,应该共建、共享、共同进步。
刘宝存在致辞中提出,此次论坛的主题充分显示了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翼比较教育中青年学者可以借助此次机会共同深入探讨交流相关问题。
大会现场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刘宝存教授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杨明全教授以“全球语境下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与中国的选择”为题,西南大学王正青教授以“地缘政治影响下俄美欧高校在中亚国家的海外分校建设”为题,陕西师范大学刘骥教授以“比较研究中的方法论创新与学科高水平发展”为题,华东师范大学邓莉副教授以“迈向元治理:中国、美国和芬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治理模式比较”为题,浙江大学刘淑华教授以“自治与问责的动态平衡: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保障”为题,澳门金沙国际付淑琼教授以“为了理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三十年(1992-2021)”为题,华南师范大学卓泽林教授以“从科技园区到创新街区:高等教育赋能城市创新发展”为题,东北师范大学谢晓宇副教授以“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培养本科生批判性思维:以斯坦福大学为例”为题,上海师范大学孔令帅教授以“政策类型视角下美国州政府发展乡村教育的政策研究”为题,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分论坛之一
大会还举行了期刊编辑圆桌论坛。《比较教育研究》实行主编鲍东明教授、《高等教育研究》编审许宏教授、《教育发展研究》编审翁伟斌研究员、《外国教育研究》主编饶从满教授、《大学教育科学》主编蒋家琼教授、《比较教育学报》副主编闫温乐副教授围绕比较教育学者普遍关心的比较教育研究的选题、投稿注意事项、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研究与理论的结合等与参会学者进行互动交流。主持人付淑琼教授引导主编们围绕影响期刊发表的期刊风格、问题意识及论文质量等,针对办刊历史、办刊特色、选稿范围和选稿要求,从投稿、审稿、改稿等环节作了细致解读。
期刊编辑圆桌论坛现场
特邀报告嘉宾马克·贝磊教授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香港大学比较教育教席马克·贝磊(Mark Bray)教授以“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of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 What (and How)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为主题,世界比较教育学会宪章常务委员姜添辉教授以“PISA传输的人力资本话语、国际比较与数据治理”为主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研究院院长徐辉教授以“‘内源发展’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为主题分别作了特邀报告。